中國西藏網訊 2021年6月25日,拉林鐵路開通運營,復興號動車組首次開上青藏高原。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拉薩基礎設施段擔負起了拉林鐵路全長435公里鐵路線路的運維任務。一群年輕的小伙們在不同的崗位用信念和責任盡顯擔當,揮灑自己的青春和汗水,守護著家鄉首條電氣化鐵路的安全暢通。
圖為扎西堅參正在檢查線路設備 攝影:四朗卓嘎
將夢想書寫在鋼軌上的線路工——扎西堅參
25歲的扎西堅參,穿上工作服也難掩其俊俏的五官。工作中一會兒將道尺架在鋼軌上,認真地在軌枕上標注“+1”“-1”等數字,一會兒又雙膝著地、臉貼鋼軌仔細查看線路軌向、高低、平順,每個動作都很嫻熟,完全看不出這是參加工作一年半的新入職人員。
“守護好火車運行的兩條鋼軌,就是為家鄉的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做貢獻,使命光榮責任重大”。扎西堅參要將人生的夢想書寫在綿延的鋼軌上。
圖為次仁加布正在進行維修作業 攝影:四朗卓嘎
在高空譜寫樂章的接觸網工——次仁加布
“十分緊張,手心里全是汗,腿也不停地哆嗦,爬到桿頂時,除了聽到自己的喘氣聲,其他什么都聽不到了,下來發現后背全濕了”。說起第一次爬桿作業,23歲的接觸網工次仁加布記憶猶新。
2020年次仁加布開始在離地6米的高空進行作業,主要對車間管內支柱、線索、懸掛等一系列接觸網設備進行不間斷地巡視檢查。同時,按照規定時間對接觸網設備進行檢修作業,確保鐵路供電安全穩定,為每一列奔馳在高原上的復興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。
“能夠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為家鄉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保駕護航,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”。如今的次仁加布早已戰勝恐懼,適應了高空作業,在六米高的接觸網上與腕臂輕松自如共舞,為鐵路安全譜寫美妙樂章。
圖為格桑達娃認真檢查信號設備 攝影:四朗卓嘎
奮勇直追逆襲成功的信號工——格桑達娃
“朗縣站,進站信號機請求開放綠燈試驗”。5月1日23時45分格桑達娃用對講機與室內聯系。25歲格桑達娃,是拉林鐵路朗縣綜合維修車間的一名信號工,負責車間管內信號設備的日常檢修養護和故障處理。
2019年參加工作的格桑達娃,從職場小白成為技術骨干,付出了許多汗水和努力。他經歷過復雜的理論知識和現場實踐的差距帶來的失落感和無助感。但不服輸的他通過虛心向師傅們請教,主動多干多學,一遍一遍摸索實踐,不斷提高自己的實作技能。
工作之余,格桑達娃充分發揮自己能歌善舞的優勢,積極踴躍參加單位組織的大小文藝匯演?!拔璧改軌蚣ぐl我追逐夢想的斗志,舞臺上的光芒如同信號機里那些指引列車行進的燈光,引領著我不斷超越自己”。
圖為扎西多吉正在作業 攝影:四朗卓嘎
回到西藏圓夢的電力線路工——扎西多吉
從“不敢爬、不敢看、不敢干”到“坐著干、站著干、懸在空中干”。這是21歲的扎西多吉從事“高空、高壓、高?!彪娏€路工種的成長經歷。
“別怕!手抓牢,腳站穩,身體協調好,就能夠輕松穿過設備間的困難部位”。至今縈繞在扎西多吉耳邊的是第一次登高作業來自師傅的鼓勵。肩負著管內的供電、電路、電器、用電設備的用電、維護和安全工作,師傅的鼓勵讓扎西多吉充滿力量。
“拉林鐵路完善了西藏的交通網,方便了家鄉人民出行,我能如愿以償回到西藏工作,成為拉林鐵路的一名守護人,我要倍加珍惜努力工作,不負韶華不負青春”。這是扎西多吉寫在自己學習筆記本首頁的一段話。
圖為次仁單增(后排左一)工作之余和同事進行體育活動 攝影:四朗卓嘎
每三個月走壞一雙鞋的橋隧工——次仁單增
“每天都要在距地面百米以上的半空中徒步四五公里,平均三個月就會走壞一雙勞保鞋,小到一顆螺栓的松緊,大到橋梁鋼梁的結構狀態都是我們重點檢查的對象”。22歲的次仁單增從容介紹著自己的工作。
2021年上班的次仁單增,為了更好地掌握了解橋、隧、涵等設備狀態,白天手捧圖紙、書籍,圍坐在工區老師傅的旁邊勤學苦練;晚上手持工具、頭頂頭燈,帶著一堆問題,跟著師傅穿梭在橋梁、隧道之間,對橋梁基礎、鋼架連接處、隧道頂部等進行認真仔細檢查,生怕一點影響行車的“蛛絲馬跡”從眼前滑過。
連續工作1個月的次仁單增,沒有接受工長的休假安排,而是選擇在工作中度過自己的首個“五一”勞動節,他說:“為旅客提供平安舒適的旅途,我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”。(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/袁昌玲 馬生明 記者/王媛媛)